W3.CSS

撒母耳记下[第十五章]
Book of 2 Samuel 15

文章下载 | Article Download

撒母耳记下 第十五章|Book of 2 Samuel 15

【都是生命的功课】

主讲:陈炎明牧师

08/06/2018

好的生命如同【生命树】,恶的生命如同【分别善恶树】;好树结好果,坏树结坏果;当我们在读着大卫的历史故事时,都是关乎生命的功课,都是反映人性的功课,也就是你和我的功课。

一、悖逆的心—押沙龙的灵(V1-6)


1.「押沙龙为自己预备车马」(V1):心中早有叛变的预谋,所以暗中酝酿兵力,另起炉灶,这是对上的【不忠】!

2.「凡有争讼要去求王判断的,押沙龙就叫他过来」(V2):押沙龙私下收买人心,把原本效忠大卫王的人变成效忠自己;这是【不仁】!

3.「你的事有情有理,无奈王没有委人听你伸诉」(V3):暗中毁谤父亲大卫王,设某误导人指控王不好,这是【不义】!

4.「恨不得我作国中的士师!凡有争讼求审判的,到我这里来,我必秉公判断」(V4):押沙龙的意思就是说:“应该投我一票才对。”这是一种欺骗的手段,与事实不符,而且对付的竟是自己的父亲,这是【不孝】!

5.「若有人近前来要拜押沙龙,押沙龙就伸手拉住他,与他亲嘴」(V5):把大卫的子民暗中变成自己的子民,建立私情,但内心实在是【不实】!

6.「以色列人中,凡去见王求判断的,押沙龙都是如此待他们。这样,押沙龙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V6):暗中收买人心,这是对权柄者的【不敬】!

所谓押沙龙的灵,所产生出来的果子是对上不忠、不仁、不义、不孝、不实、不敬;这样的心态在任何组织中都是一种很要不得的【祸害】。在医治释放的名词分类中,我们称之为【押沙龙的灵】!当这种”灵“的运作出现在任何组织中都会形成一种毒害,无论是教会、公司、机构、政府部门等,就会出现分化或分裂。因为这样的行径是与正义的真理相违背的。就以上面这6种行为而言,没有任何一样是站立得住、都不合乎神的。

自我省察:我是这样的人吗?我暗中收买人心、背叛掌权者吗?很多叛逆者也许会说:“我也是受害者,如果不是我的权柄者害我在先,我怎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话不能这样说,就像我们不能对神说,如果神没有让撒旦存在和试探我,我又怎么会软弱和犯罪呢?所以只能怪神而不实怪犯罪的人?当然不能!就像大卫被他的权柄者扫罗追杀恶待的时候,大卫并没有因此变坏,反而更大的显出自己对神的依靠。因此应该说,人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后果的责任。


二、受苦的心—良善的灵!(V7-37)


1.大卫能体桖他人 大卫有一颗良善的心,因为他里面有属神的灵。再加上他有丰富的”逃难经验“,知道大势已去,叛变的势力强盛,收拾包袱,先走为妙。但是他知道未来的前途茫茫,居无定所,众多妃嫔不可能一一带走,而且其中恐怕有娇生惯养的公主背景者,已经住惯了皇宫,要她们跟着逃难实在太难为了。而且往后的生活很不平稳,安全与吃住都是问题。因此,大卫不敢带走所有妃嫔,这是非常困难的决定不是吗?

2.大卫会顾念他人 在大卫最需要人手、兵力、势力的时候,大卫不是尽量把所有人留在自己身边,而是首先顾念他人的需要;包括鼓励曾经是外邦人的跟随者回去。(15:19 王对迦特人以太说:“你是外邦逃来的人,为什么与我们同去呢?你可以回去,与新王同住,或者回你本地去吧!15:20 你来的日子不多,我今日怎好叫你与我们一同飘流,没有一定的住处呢?你不如带你的弟兄回去吧!愿耶和华用慈爱诚实待你。”)

3.大卫不想拖累他人 让祭司利未人,圣职人员带着约柜回去。(15:24 撒督和抬神约柜的利未人,也一同来了,将神的约柜放下。亚比亚他上来,等着众民从城里出来过去。15:25 王对撒督说:“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他的居所。)大卫能够不拖累他人就尽量不拖累他人。(15:27 王又对祭司撒督说:“你不是先见吗?你可以安然回城;你儿子亚希玛斯和亚比亚他的儿子约拿单,都可以与你同去。)

这是大卫在落难中的时候常有的美好生命表现,这表现比起他在富贵荣耀时更美不是吗?这样的美好生命在当年被扫罗追杀的年日也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神常常许可祂的子民经历磨练,因为在患难中人会更谦卑、更依靠神、更体桖人、更会穿他人的鞋子感受他人的感受,明白别人的想法。


总结:生命树的功课


一连串的问题都离不开大卫的责任。面对自己的孩子强奸的问题、杀人的问题,大卫都无言以对!为什么呢?也许是恶者在大卫心中的控诉:“你自己就曾经是强奸犯、杀人犯,你有什么资格指正别人?因此,大卫真是无言以对。其实大卫的罪已经蒙神赦免了,但是犯罪的经历和记忆让自己在孩子出现这事的时候,自己完全无力出声,这是罪的余波未了!

大卫的问题是否也是你我的问题呢?也许我们不是真的在行动上犯了强暴和杀人的罪,但是正如主耶稣所说的,人只要在心思意念上犯罪,就等同犯同样的罪。我必须承认,我并非毫无邪念的超凡圣人,我也有过胡思乱想、不仁不义的时候;因此当看到别人的的生命有问题,自己就很容易回想自己也有软弱过,我凭什么资格论断他人呢?

但如今我们看到这是不好的,我们既然已经认罪悔改,蒙了赦罪,成为有真理生命的生命树,要衍生更多生命树。如果没有从问题中走出来,就仍然是“分别善恶树”,日后就制造更多“分别善恶树”,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功课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