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SS

撒母耳记下[第十四章]
Book of 2 Samuel 14

文章下载 | Article Download

撒母耳记下 第十四章|Book of 2 Samuel 14

【修复和好需要勇敢面对】

主讲:陈炎明牧师

07/06/2018

大卫没有处理押沙龙的问题,事情就县在半空,一个没有处理的搁置状态。对大卫而言,他心中一直惦念着他所爱的儿子押沙龙;而且押沙龙是全以色列最英俊的美男子(V25),大卫怎么忍心失去他呢?可是如果没有人主动采取行动,僵局永远是僵局。于是大卫的手下约押元帅观察到大卫的心思,于是就想主动介入处理这事。

之前我们说过故事的威力很大,听故事的时候人常常就被卷入故事的情节,受冤屈的会被怜悯同情。然后再应用到听故事者的身上,人就完全明白过来。故事的内容已经清楚说明,大家自己读过了我就不必多说。在此我们可以从不同人物看看他们的心声、角度与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常常是成为我们的提醒。


一、大卫的心怎么想


众人都以为大卫必定要杀押沙龙,因为押沙龙杀了暗嫩。岂不知对大卫而言「掌心是肉,掌背也是肉。」大卫已经失去了暗嫩,当然不会想连押沙龙也要再失去。但是别人不晓得,只觉得押沙龙不敢回来,是因为大卫一定会重重的处置他,甚至要他偿命。

其实大卫不是不想押沙龙回来,例如昨天的经文已经说明,大卫非常想念押沙龙(13:39)。只是他又不敢真正面对这儿子,因为不知道要对他说什么才好。大卫只是敢怒不敢言,所以不敢当面面对儿子。这一点可以从下文证实(14:28 押沙龙住在耶路撒冷足有二年,没有见王的面。);而且最后是押沙龙主动要去见王,因为已经忍耐两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决定要冒死见王。结果大卫的反应也真的是不出所料,不知道要和儿子说什么?结果什么都没说,只是行了文化中的亲嘴之礼。后来又各自分开了,好像什么事是都没有发生过那样,不了了之。(V32-33)


二、押沙龙的心不正


(14:32 押沙龙回答约押说:“我打发人去请你来,好托你去见王,替我说,我为何从基述回来呢?不如仍在那里。现在要许我见王的面,我若有罪,任凭王杀我就是了。”14:33 于是约押去见王,将这话奏告王,王便叫押沙龙来。押沙龙来见王,在王面前俯伏于地,王就与押沙龙亲嘴。)

押沙龙逃离耶路撒冷三年(撒下13:38 押沙龙逃到基述,在那里住了三年),被约押带回来之后,又过了两年没有见到大卫王(V28)。大卫是王、也是父亲、也是有权柄找他算账、有能力要他偿命的那一位。但是三年没有机会回到王宫,而且遥遥无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回到王宫,见到父母。后来被召回来了,可是父亲大卫也还没有和他见面说话,这是不是更难受呢?大卫到底想怎样呢?为什么都没有说话,没有表态呢?

相信在这么多年的经历中,已经从仇恨演变成凶杀,再凶杀转变成逃犯,如今回来准备面对现实的审判,但是又等待中没有被处理。不见父亲的接见或修复,因此心中对父亲的不满和仇视越来越强。为什么妹妹被弟弟强暴,爸爸不出声?如今我为妹妹报仇爸爸又不说话?到底爸爸怎么看这一切事情?都没有跟进处理,事情半天吊,很幸苦。这样过程当然会酝酿许多不满的情绪,这就加深日后的问题。

押沙龙有最完美的外表,可惜内心却是非常丑恶扭曲的。我们要注意外面的仪容,但是要更看重内在的生命。


三、约押的动机好意


约押的动机是为王的好处?还是为自己将来的利益?这个动机有可以探讨的地方。我们且从表面的现象来看,他知道大卫的心思念押沙龙,所以想办法要让押沙龙回来。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没有经过祷告,没有和在上的大卫王商量,而是自作聪明找了一个妇人编讲故事来引起大卫的回应。因为押沙龙的心术不正了,虽然成功的让他回来了,但是日后的祸患也就因此逐步成型。

【好意与神意】是有差别的,我们要学习分辨。我们在611的教会中可以学很多功课,【先顺服后领受】是我们昨晚在上的核心价值,在这三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要学习的功课。在他们的故事中也有反映我们的生命之处。


总结:修复和好本来就合乎神的心意


化解仇恨,修复恩怨本来就是合乎神心意的事。大卫和押沙龙有恩怨,但是要用钢面对,当面对话,事情才有出路。避而不谈不是办法。就像特朗普与金正恩的恩恩怨怨是殃及全球的,如今能在新加坡举行会面交谈,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也是一件非常必要的美事。我们要祷告代求,愿和睦的恩膏膏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