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SS

希伯来书[第12章]
Book of Hebrew 12

【奔向不能震动的国】

主讲: 林国晶实习传道+陈炎明牧师

03/03/2021


前言: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V1)

这这节经文当中,我们看见它是在延续昨天所说的,就是信徒要如何学效这些信心伟人来奔跑天路。因此,我把今天这章经文的主题定为‘奔向不能震动的国’。这不能震动的国,就是指神的国。其实,从这些信心伟人的身上,我们看见他们可以坚持的奔跑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是我们可以效仿并活出来的。

一、为主奔跑(V1-4)

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 神宝座的右边。(V2)

这里带出,我们奔跑的目的要明确。‘仰望’在这里代表定睛注视。当我们在赛跑时,我们需要知道终点在哪里,然后就想着目标跑去。因此,若我们要奔向神的国,就要注视耶稣,因为祂是我们的目的使我们能够到达终点。

对希伯来书的写作对象来说,他们当时很多人备受逼迫,在政治上属于弱势,在信仰上被犹太教逼迫,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有很多的重担。他们因为不想背负这么重的担子,很多人就跟着拜罗马的王,或者不敢表达自己的信心。

当我们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就要仰望耶稣,因为祂看见前面的喜乐,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最后坐在神宝座的右边。他透过奔跑胜过苦难,并且忍受罪人的顶撞。祂是神的儿子,却受逼迫、攻击和顶撞,我们作为祂的跟随者,我们也要预备会受逼迫。

二、接受管教(V5-11)

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V5-6)

我们可以想一想,哪一位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呢?是任凭孩子做可能伤害自己的事的父亲,还是那位纠正、训练,甚至惩罚孩子,帮助他们分辨对错的父亲呢?我们没有人喜欢被管教,因为被管教的时候都不好受。同样的,被神纠正和管教是不好受的,但他的管教正反映出他深爱着我们。因此,当神纠正我们时,我们应视之为神爱我们的凭证,并且从中求问祂要教导我们什么。然而,有些人想要到达目的地,但却想忽视或想跳过过程,因为不希望面对管教或生命被调整的辛苦。

今天我们当中可能有很多成人,但我们同样也会犯错或生命需要被调教的地方。若我们有在牧养里,管教我们的就会是我们的组长。其实,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愿意被我们的组长来调整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就会越来越有生命树的气息,彰显基督的馨香。

三、成为榜样(V12-13)

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歪脚”或作“差路”)(V12-13)

在这里,‘下垂的手’和‘发酸的腿’形容的是‘疲倦灰心’。在奔跑天路的时候,我们若看自己、看环境,难免会疲倦灰心。但我们若注目之前所看见管教的益处,思想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主耶稣,就能叫我们重新振作起来,而不被环境或自己的情绪所影响。

「瘸子不致歪脚,反得痊愈」是指软弱无力的信徒因刚强者榜样的鼓励而重新得力,继续奔那摆在他们前面的路程。因此,我们不只是要从耶稣和信心伟人的身上看到榜样而被激励,当我们胜过后,我们也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

奔跑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遇到让我们疲倦灰心的事,好像我生命中有面对低谷的时候,我都是求神帮助我胜过并让我看见我要学习或改变的地方。现在我发觉我可以我的生命可以鼓励那些软弱的基督徒,使他们再次站立继续奔跑。

四、承受神恩(V14-17)

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这是你们知道的。(V16-17)

经文当中描述的‘淫乱’可能指以扫曾娶了赫人的女子为妻的事。犹太传统认为以扫是淫乱者。而且,他还轻看自己长子的名分,为贪一时口腹之欲,就把长子的名分卖给雅各,以致他失去了神的恩。

因此,作者用以扫代表拒绝神恩典应许的人,而雅各代表接受神恩典应许的人。他的目的是要带出,人若为了在世上短暂的舒适而拒绝福音,其实就是等于放弃了属天的长子名分。以撒一旦祝福过了,就无法把已经给雅各的祝福转给以扫。因此,以扫无论如何号哭切求,也无法重新得回神的恩。

五、接受邀请(V18-24)

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 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 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并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V22-24)

第18-21节是在描述神在西奈山颁布律法的威严场景。当时西奈山被定为圣山,凡越过界限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因为在旧约之下,亲近神的路尚未显明。百姓被西奈山当时所显的可畏景象所震撼,连摩西也担心神要灭绝败坏的百姓而恐惧战兢。从第22节开始,又是另一个场景在锡安山。锡安山是耶路撒冷西南边的一座山,在旧约里常作耶路撒冷的代称,象征神属天治理的中心、神与百姓相会的地方。

作者用‘来到锡安山’与‘来到那能摸的山’作对比,显出西奈山代表在旧约律法之下,而锡安山代表在新约恩典之下。如果说,第18-21节是一幅暴风骤雨中的战兢画面,那第22-24节就是一幅暴风雨之后的敬拜画面,象征旧约和新约之下人和神之间关系的强烈对比。基督救赎的新约信徒和旧约圣徒,他们都享有神赐给长子的福分和权利。

六、得着神国(V25-29)

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 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 神。(V28)

神在末日审判的结果,是一切暂时之事物都被除去,只有永恒的事物得以常存,所以犹太信徒不可回到会‘被震动的’犹太教中。

我们现在正在领受‘不能震动的国’的过程中。信徒现在因信已来到属灵的国度,信心的功效使未来的、不可见或天上的事在现今成为真实的经历。但唯有等到基督再来时才可进入完全实现的国度,那时信心将化为眼见。所以,我们不要将信心放在那些会摧毁的事物上,应当将生命建立在基督和他那永不动摇的国度里。

总结:

所以弟兄姐妹,当我们要奔向这不能震动的神的国,我们要预备自己可以坚持不放弃的奔跑。如此,当神在震动天地的时候,我们靠着神的恩典,我们还可以站立的住。